直接觀看文章

2022國立勤益科大「USR推動辦公室成立」成果發布會 !

[新媒社 記者張銀澤/台中報導]        2022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9月13日舉辦「USR推動辦公室成立暨成果發布」,該校4學院以專業領域,回應地方需求及社會趨勢,協助臺中太平、新社及南投信義等地區,精進農業技術與場域活化推廣協助,為地方帶來新氣象,也讓學生對該地有更多的認識進而關懷。邀請教育部技職司司長楊玉惠、太平區公所區長許貴芳、新社區農會總幹事羅文正、太平區農會總幹事余文欽、南投縣望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以立歐·伊斯卡卡夫特等產官學代表,共同見證勤益科大成果。

為響應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勤益科大校長陳文淵表示,大學社會責任精神是以人為本,挖掘在地需求,主動走出校門,跟社會共好。陳文淵補充,勤益科大USR推動辦公室的成立,宣誓未來將更加強化產官學三方合作關係,從LOGO主題意象代表大學、社會及責任的永續概念,並集合全校量能,從「挖掘在地產業困境-媒合校內師生專長-解決區域問題」期盼致力落實永續發展(ESG)議題,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教育部技職司司長楊玉惠說,107年起教育部在推動高教深耕計畫就把USR計畫納入重點,希望各大學不要關在象牙塔裡,應以地方及產業聚落的問題為出發點,師生一起發現議題,並尋求解決的方法,是大學的重要使命,更可達到人才培育及在地就業的目標。

中部菇類產業創生與永續經營提升計畫主持人也是工程學院院長蔡明義表示,針對新社地區香菇產業,勤益科大進行產量增值、降低人力需求及生產後之廢棄物處理,進行一條龍的協助,以排除新社菇農的困境,增加菇農的收益,並培育年輕人加入產業,達到創生產業的目標。

該校團隊開發「太空包振動機(增加產量」)、「自動化剪柄設備(菇類自動剪柄以降低勞動力)」及「太空包分離機(塑膠袋與內裝自動分離)」,協助場域提高供產量,並導入相關影像技術,朝向智慧化生產技術開發,並研發「智慧型太空包再利用發酵系統」,有效將太空包基質含水率降低,可以短時間達到熱風乾燥效果。

協助南投縣信義鄉原住民規劃智慧溫室蕃茄及彩椒產銷提升計畫,現已協助建置3間智慧溫室,內容包括建置供電線路、場域監控安裝、建立聯網設施,農民透過手機就可以輕易掌控溫室的光線、溫度、土壤含水量等動態,產收期由4個月延長2倍至8個月、彩椒質量提升使產值上升1.5倍,甚至已有4名青年返鄉加入行列,協助原鄉經濟。

研發長葉彥良教授表示,此次成果展展出內容包含:推動「中部菇類產業創生與永續經營提升計畫」、「智慧創新在地實踐-枇杷荔枝共譜太平盛世」、「原鄉永續智慧溫室蕃茄彩椒產銷提升計畫」及「頭汴坑舊官署場域活化與文化創生」,以協助臺中太平、新社及南投信義等地區,精進農業技術與場域活化推廣協助。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