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四季水果 – 好滋味「枇杷」 !
[新媒社 記者張銀澤/美食報導] 枇杷是春季成熟的水果,果肉酸甜適中且柔軟多汁,除了鮮食之外還可製成加工品如果膏、果露,釀酒等,以及非常知名的枇杷膏。根據《本草綱目》所記載,枇杷能夠袪痰止咳、生津潤肺,清熱健胃。
枇杷有紅肉種和白肉種,常見的茂木就屬於紅肉種。茂木是由日本引進的品種,產量佔比約90%,因為甜度高口感好而受市場歡迎。
台中市太平區是主要種植區域,其次是南投和台東,其他如苗栗和花蓮等地也有零星種植。近年有台東的農友開始試種「長崎早生種」,此品種的甜度高,入口即化的口感也受市場好評,更重要的是採收期較早,能夠搶攻春節的送禮市場,另一方面也加長枇杷的產期,增加銷量。
果圓、色深、毛長、不皺皮、無風疤五個要領。
果圓:枇杷果粒越大且圓,代表果肉越多。
色深:顏色越深且均勻代表成熟且甜度足。
絨毛長:顯示極少接受人手碰觸,其新鮮度越好。
不皺皮:如果果皮已經發皺就是放置時間太久,較不新鮮。
無風疤:風疤是果身的紋路,越多代表陽光照射少,品質較差。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